1.下面成语与那个人物有关

2.退避三舍是哪个时期、涉及人物有哪些、主要内容、含义

3.揭秘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4.退避三舍什么意思?退避三舍典故介绍

退避三舍的意思与出自哪位人物的成语_退避三舍指的是哪个人物

退避三舍的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卧薪尝胆”一词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卧薪:伐倒的大树,象征:学业以成。尝胆:锻炼意志。

围魏救赵的故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围住赵都城邯郸。赵成侯知道难以抵挡,就把中山献给齐国。齐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兴兵救赵。孙膑扬言要进攻魏国襄陵,庞涓中计回兵救襄陵中了孙膑的伏击,解了赵国之危。

指鹿为马的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自知权利大,想要检验朝官是否俯首听命,便在朝会时献上一只鹿,并指着它说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指鹿为马!”又问左右群臣是鹿是马,有人沉默不语;有人害怕赵高而回答是马;也有人则据实而言。事后赵高阴谋了那些回答是鹿的人。

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出自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战国时,秦楚两大国对立,其他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三心二意。

你的第6个应该是破釜沉舟吧。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孙子兵法》所说的“焚舟破釜”虽然也表示誓死决战的意义,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故事。至《史记》所载“项羽破釜沉舟”事,才具备了典型性:项羽前锋军救巨鹿,初战少利,项羽便率大军渡过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厉士气。终于杀苏角,虏王离,大败秦军于巨鹿之野。 后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

下面成语与那个人物有关

退避三舍 ( tuì bì sān shè )

解 释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 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用 法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而要设法解决它。

近义词 委曲求全

反义词 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灯 谜 一再让住房

英 文 retreat to oid a conflict <fink out; keep somebody at arm's length>

典 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英文典故:

Retreating about Thirty Miles as Condition For Peace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Duke Xian of the State of Jin Killed the crown prince Sheng because he had heard slanders about Sheng and believed them. He also sent his men to arrest Chong Er, Shen Sheng and believed them. He also sent his men to arrest Chonh Er, Shen Sheng's brother. Hearing the news, Chong Er escaped from the state of Jin, remaining a fugitive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fter innumerable hardships, Chong Er arrived at the State of Chu at last. King Cheng of the State of Chu treated him with high respect as he would he treated the ruler of a state, believing that he would he a vright fuure.

One day, King Cheng of the State of Chu ge a banquet in honoudr of Chong Er. Suddenly, amid the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drinking and talking, King Cheng of the State of Chu asked Chong Er. "How will you repay me when you return to the State of Jin and become its ruler one day?" After thinking for a moment, Chong Er said, "You he plenty of beauties and attendants as well as jewelry and silk cloth, and the state of Chu abounds in rare brides and animals. What treasure can the State of Jin boast hing to present to your majesty?" King Cheng of the State of Chu said, "You are too modest. Nevertheless, you still he to show your gratitude to me in one way or another, I presume?" Smiling, Chong Er answered, "If I should be fortunate enouge to return to the State of Jin and become its ruler, the State of Jin would be friendly to the State of Chu. If, one day, there should be a war between the two states, I would definitely order my troops to retreat three SHE (one SHE is equivalent to thirty LI. The LI is a Chinese unit of length equivalent to 1/2 kilometre. And, therefore, three SHE is about thirty miles.) as a condition for peace. If, under that condition, you were still not reconciled, I would he to fight with you."

Four years later, as might be expected, Chong Er returned to the State of Jin and became its ruler. He was none other than Duke Wen of the State of Jin famous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Ruled by him, the State of Jin became increasingly powerful.

In the year 533 B.C., the Chu troops and the Jin troops confronted each other in a battle. Faithful to his promise, Duke Wen of the State of Jin ordered his troops to retreat about thirty miles. After retreating, the Jin troops were stationed at Chengpu. Seeing that the Jin troops were retreating, the Chu troops thought that the enemy troops were afraid, and began chasing them.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Chu troops' arrogance and their talking the Jin troops lightly, the Jin troops concentrated their forces and inflicted a crushing defeat on the Chu troops, thus winning the victory of the battle of Chengpu.

This set phrase, "retreating about thirty miles as a condition for peace," is derived from the Chapter "The Twenty-second Year of Duke Xi" in ZuoZhuan, the famous commentary by Zuo Qiuming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idea of this set phrase is to give way to somebody in order to oid a conflict.

退避三舍是哪个时期、涉及人物有哪些、主要内容、含义

退避三舍————晋文公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班门弄斧———— 鲁班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

望梅止渴————曹操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指鹿为马———— 赵高

( 赵高想作乱,恐怕群臣不听他的,于是他先做了一个实验,牵着一头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说错了吧?为何说鹿是马。”赵高问身边的人,身边的人有的沉默,有的说是马奉承顺从赵高,有的说是鹿。赵高于是就暗中用刑法陷害说鹿的人。此后大臣都怕赵高。)

凿壁偷光————匡衡

( 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纸上谈兵———— 赵括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还是有很大错误的,准确地说实际应该是竹上谈兵,木上谈兵,帛上谈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还在看竹简,比他早的赵括是不知道纸为何物的。现在的考古发现最早的纸在西汉就出现了,比传统的说法,蔡伦造纸的东汉时期要早。)

草木皆兵———— 秦王苻坚

(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走马观花————孟郊

揭秘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 晋文公

就是晋文公为了报答楚王在他落魄时候的款待在晋楚交兵的时候主动把部队后退三舍(也有人说是故意避其锋芒)

比喻为避免冲突而向对方作出让步。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 越王勾践

勾践为了报亡国之仇睡在柴草上,天天尝苦胆,不忘耻辱,终于灭了吴国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 孙膑

战国时孙膑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比喻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指鹿为马 秦末 赵高

赵高想造反,怕群臣不听他的,就指着鹿对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暗中观察大臣的举动,有异议的大臣全部处死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朝秦暮楚 战国 没有相关人物

战国时期秦国楚国相邻且实力都很强大,周边小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今天投靠秦国,明天投靠楚国

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亦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破釜沉舟 秦末 项羽

项羽带领楚国军队度过漳河后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表示要与秦军决一死战

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四面楚歌 秦末 项羽

项羽被困垓下,夜晚听闻四面八方的汉军唱着楚地的歌曲,项羽大惊,认为楚地已被汉军占领。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三顾茅庐 三国 刘备 诸葛亮

刘备为了拜会诸葛亮三次(多次)屈尊拜访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草木皆兵 东晋 谢石 谢玄

秦国入侵晋国,晋国大将谢石谢玄率兵迎战,秦军大败,看到远处山上的草木都认为是晋国的士兵而惊恐不已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投笔从戎 东汉 班超

班超胸怀大志,写字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闷,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于是出使西域,被封为侯

指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累死啦!!这要是不给加分都没天理了!

退避三舍什么意思?退避三舍典故介绍

说到退避三舍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成语的吧,我一直都觉得这个退避三舍的意思就是怂,怕了需要逃跑来保全自己的性命了,但是真正的意思可能就没有这么片面了,那么具体是怎么说的呢?我们继续往下看,话说网友们十分关注的揭秘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好像比较大的疑惑了,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其实退避三舍的主人公不止一个,是有三个的,分别是“先轸、重耳、楚成王”这三个人。为什么会有三个人,就不得不从这个成语的出去故事说起了。

话说这个事情要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的晋献公听信谗言,竟然把太子给杀了,这位太子就是著名历史人物重耳的哥哥申生,申生死了之后晋献公为了斩草除根就又派人去捉拿重耳,好在重耳有多个耳朵(怪不得叫这个名字),听到了消息就逃跑了,从此走上了逃亡之路,前后流亡十几年。

上面说的是重耳当时的处境,一天楚成王设宴招待了重耳,两个人也有点志趣相投的意思,越喝越高兴,气氛也十分的融洽,但是楚成王就发问了,问重耳如有一天重耳回到了晋国,重耳要怎么报答楚成王呢?重耳想了想,表示楚国什么都有,美女丝绸,珍禽异兽,都不缺的,好像也没有什么能给楚国的。楚成王也表示重耳也太谦虚了,好话都被你说了,你总得有个表示什么的吧,重耳表示如果真的回到晋国当政,愿意于楚国友好,如果有一天楚国和晋国发生战争,重耳一定会让自己的军队退避三舍的,这里的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这样还得不到楚成王的原谅,再来大战都是可以的。

果然到了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晋文公把晋国治理得多好大家也知道的。所以楚国也强,晋国也强,难免会打一架,果然在公元前633年,他们打起来了,晋文公为了实现当初他许下的诺言,下令自己的君后退十里,但是楚军以为晋军害怕了,所以马上追击,轻敌了楚军中了计了,最后晋军大破除军。

故事看完了,故事的主人公是谁都知道了吧,其实就是指的“重耳”了。当然配合他表演的还有楚成王了。先轸是打破楚军时的主要将领。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典故和晋文公有关,其实发生在晋文公身上的成语典故还挺多的,例如贪天之功、竭泽而渔、师直为壮、兵不厌诈、志在四方等。晋文公作为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和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是整个春秋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而且晋文公的一生也十分具有色彩,骊姬之乱差点毁了整个晋国。下面就为大家讲讲“退避三舍”的典故故事,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晋国公子重耳因为骊姬之乱,被迫离开晋国,整整十九年,流亡了七个国家。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失势的公子而轻视他,相反,而是取了高的规模接待了他。当然,重耳并不是一个人流亡的,而是一大群人,手下即有春秋第一名将先轸,也有千古高士介之推,更有足智多谋的狐偃等人。不知道是说话太投机了,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楚成王对重耳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二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然而,酒无好酒,宴无好宴,酒是穿肠毒药,喝多了是要误事的。在一次的宴会上,楚成王不知道是喝高了,还是过度兴奋,在清醒与迷醉之间,或真或的问了重耳一个问题,而重耳也是半醉半醒,迷迷糊糊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重耳的回答并没有让楚成王觉得有什么不对,倒是旁边的楚国令尹子玉被气的吐血,拔出宝剑差点剁了重耳。

原来,楚成王的问题是:公子他日若做了晋国国君,打算如何回报我楚国,如何报答寡人?本来嘛,就是一个醉酒的胡话,不过是一场戏言而已。他楚成王高高在上,真能看得起重耳吗?很难。就算是重耳虎落平阳,但他真的是只虎吗?就算是,那他什么时候才能呼啸山林?一辈子可有登高而呼的机会?一切都是未知之数。所以,楚成王不过是一句调侃而已,是当不得真的。

可重耳的回答确实让人意外,意外之余难免让人气愤,而气愤之后又多了些滑稽可笑。重耳答道:“楚国地大物博,金银财宝应有尽有,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再给楚国了,但大王仁义无双,不因重耳流落异乡而轻视于我,接待之恩,重耳不能不报,不然天下人都会骂我是忘恩负义之人。”本来嘛,夸夸楚国,夸夸楚成王,这事就过去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多好的结果。可是,重耳呢,偏偏接着又说:“怎么报答大王您呢,嗯,有了,如果啊,如果他日晋国与楚国交战,重耳愿意礼让楚军,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三舍自然是九十里,就是说如果重耳当了晋国国君,到时候如果晋楚再开战,晋国会主动退后九十里来报答楚成王今日的接待之恩。

他一个无权无势无兵甚至朝不保夕的流亡公子竟然敢公然与大国国君叫板,关键自己还在人家国中,可以说自己的身家性命全在人家一念之间。估计重耳是喝多了,嘴上没有把门的,稍微清醒一点,也不至于如此的不要命。这不,重耳刚说完,旁边的楚国令尹子玉气的立马站了起来,大骂重耳是个白眼狼,拔出佩剑就要杀了重耳,还好楚成王制止了他,要不然,哪里还有后来的春秋五霸晋文公。

楚成王虽然制止了子玉处死重耳,可他内心中也实在不是滋味,毕竟无利谁愿意起早,辛辛苦苦的养了一只鹰,最后反而被他啄瞎了眼,这不是世上最愚蠢的事吗?重耳旁边的狐偃听到重耳的回答后,也是吓出一身冷汗,尤其是子玉拔出剑来要砍了重耳,狐偃连忙道歉,一直作揖行礼,连说公子喝多了,酒后胡言乱语。重耳在楚成王和狐偃的保护下,才算保住了性命,但楚成王对他已不再待见,子玉更是对他恨之入骨。重耳回去后,也觉得自己说的话太不应该,楚国看来是待不下去了,必须得另寻良所,不久之后,重耳等人又开始了新的流亡。

酒这个东西不知道是谁的发明,将粮食发酵蒸馏,这实在是不敢恭维的一项发明。曹孟德当年下过禁酒令,说是酒能误事。再看看重耳酒后的张狂和乱舞,可以说真是在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传说,自那之后,重耳开始了戒酒,正是因为戒酒之后的清醒,重耳才称霸天下,成就春秋霸主。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操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都是第一要务,如果因为酒醉而乱做决定,不仅容易误事,更有可能召开灭顶之灾。故而,酒,这个东西,一定要适可而止。